一、DeepSeek四大使用途径盘点
1. 官方渠道 deepseek.com
- 「官网/手机APP」
功能最全,加上被攻击后,经常容易出现服务器繁忙;建议优先使用手机APP,成功率更高。 - 「API调用」
访问量太大,官网API接口已经关了,等恢复后,未来可搭配工具实现自动化工作流。
2. 第三方平台
- 「硅基流动」
支持API调用和直接对话,但聊天记录不保存,花了送的14块需充值使用。 - 「密塔搜索」
免费使用“长思考”功能(R1满血版),自带联网搜索,适合信息调研,但是做不到多轮对话。 - 「Cursor」
需会员权限,仅限付费用户使用R1功能。
3. 本地部署方案
- 「适用场景」
需求量大但质量要求不高/需绕过限制的用户。 - 「推荐工具」
- 「GPT4all」
免命令行操作,支持下载标注显存需求的模型(如千问14B)。 - 「Ollama」
命令行部署,可搭配Page Assist插件或Anything LLM实现知识库问答。
- 「GPT4all」
4. 云端服务
- 「国内外云平台」
阿里云、腾讯云、华为云等支持一键部署。
二、使用技巧
1. 底层原则:目标导向
因为他自己会深度思考,所以尽量只描述目标。
- 「避免指令堆砌」
明确需求目标而非步骤(如“用小学学历能理解的语言解释神经网络”)。 - 「提供背景信息」
补充身份、场景等细节(如“32岁全职妈妈转型职业规划”)。
2. 五大进阶技巧
- 「反向提问启发」
让AI帮助梳理思考盲点(如职业转型前的自我反思问题,比如说我是一个考了3年去年刚上岸的公务员,但我适应不了政府职场的无聊氛围,那我今年30岁了,我想辞职,重新规划我的人生,请你向我提出一些问题,来引导我反思和规划我的人生)。 - 「风格灵活切换」
指定对标人物/平台风格(如“写一篇郭德纲式直播话术”,“B站贴吧弹幕体”,直接指定风格,他比你更懂风格对标)。
- 「受众定制表达」
根据对象调整内容深度(如“给市长汇报科技教育”VS“批发商沟通话术”)。 - 「辩证思维引导」
要求AI批判性分析决策(如“裸辞当旅行博主的风险与建议,要求他带上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”)。 - 「开放问题探讨」
深入本质讨论(如“28岁的二本毕业生的人生,以及你觉得做职业规划之前,应该先问自己什么问题,或者选择一个城市定居意味着什么,等等的开放性问题,比如说它就会告诉你,城市选择背后的价值观排序”)。
3. 创意玩法
- 「跨领域角色模拟」
让AI扮演名人辩论(如“马斯克VS张一鸣讨论我到底是留在小城市还是去大城市”)。 - 「面试模拟」
让他当你的面试官,向你发问,并提供回答思路。 - 「方案优化」
用雷军/张一鸣等商业视角评估策划案。
三、高阶生产力场景
因为DeepSeek不能直接图生成文字,所以之用文本、代码辅助来做一些事情,这些高阶的事情对普通用户玩家有点难。
- 「图表制作」
丢给DeepSeek一篇长文,让他分析总结输出Mermaid/Latex代码,再到编辑器去生成专业图表,需要做一个二次加工。 - 「自动化P图」
DeepSeek可以帮你编写Photoshop自动调色、加水印,批量处理的脚本。 - 「HTML日报」
比如整理最近网上最火的10条关于AI的新闻,并生成图文排版HTML代码。
DeepSeek作为新一代推理模型,提问要求比chatgpt要简单多了,当成你的聊天对象就行。在提问的时候,掌握目标导向思维,善用风格迁移、辩证分析等技巧,可最大化释放其潜力。建议从日常答疑、方案策划等场景入手,逐步探索代码生成、多模态创作等进阶玩法。持续关注我,获取最新生产力秘籍。
发表回复